QDII的业绩悬殊已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无关。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募QDII基金的业绩首尾悬殊已接近80%,QDII的前30强业绩几乎清一色与美股资产配置相关,而垫底的QDII倒数30则全部指向港股主题QDII,不少在暴跌后“抄底”港股的基金经理,已在重仓股的二次暴跌中再次被埋。业内人士认为,年内QDII的业绩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已脱离基金经理的研究深度和投资能力,与宏观环境和流动性有极大关联,部分基金经理同时管理港股和美股QDII产品的业绩分化也凸显了这一点。
QDII业绩悬殊
区域资产配置策略已成为今年QDII业绩比拼的关键,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则成为次要因素。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业绩排名前30强的QDII基金除一只越南主题QDII外,其余产品清一色为美股QDII基金。其中,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全球精选基金截至当期的年内收益达到50%,暂列年内QDII业绩第一,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基金年内收益为45%,排名QDII业绩第二。与之对应的是,在QDII业绩排名中,港股主题QDII则包揽QDII业绩倒数30,从倒数第1名到倒数第30名清一色指向港股主题基金,其中年内亏损最为严重的是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大中华升级C,该产品年内净值损失达27%,这使得QDII的年内首尾业绩悬殊已接近80%。
事实上,美股QDII和港股QDII的业绩悬殊,早已反映在两大市场的日常反馈中,与美股的主要基金重仓股获得充裕的流动性所不同,港股基金经理面临着流动性匮乏的困难境地,部分大型公募基金所持仓的重仓股日交易额甚至不足千万港元。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深圳一家超大型公募所持仓的港股消费股,在失去流动性后,股价在一个月内暴跌高达60%,而这已是该基金经理在上一轮暴跌前卖出,并在相关股票暴跌40%时再次出手“抄底”后的结果,从某种意义而言,股价跌到只剩下残渣,已成为不少基金经理在港股的新常态。
相比之下,美股的许多品种则脱离业绩的约束,充满了股价想象力,但这为美股QDII基金经理带来超额收益的同时,也给港股QDII基金经理带来麻烦。以SAAS行业的一只港股基金重仓股为例,基于美股的相关商业SAAS股票估值数千亿的逻辑,在简单的对标下,国内的港股科技类QDII普遍重仓该只品种,但等来的结果是该只对标美股公司的股票年内再次暴跌40%,以至于多位重仓的港股主题基金经理在二季度末被迫将该股清仓。
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不起作用
显而易见的是,当QDII业绩的前30强和倒数30,分别指向了中美两个不同的市场资产时,公募QDII在今年的惊人业绩悬殊已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无关。
北方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主题基金年内亏损名列倒数之际,她管理的另一只QDII基金却在年内获得接近6%的正收益,而后者获利的核心因素在于基金仓位中含有高达18%的美股仓位。此外,券商中国记者还注意到,甚至有明星基金经理在国内产品几乎清一色亏损的背景下,却在QDII产品上因重仓美股资产获得惊人收益,而从常识的角度看,相关基金经理对美股本土上市公司的研究深度显然弱于中国公司,但在行情强弱面前,这已显得不再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亏损的钱,是我们深度研究之后的,而赚到的钱有时候可能显得莫名其妙。”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大市的强弱格局变得非常显著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趋势。
这种莫名其妙的上涨和下跌,在相当程度上指向了宏观环境。上海一位管理美股QDII的基金经理在其季报中就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与就业情况高于预期,导致美股整体表现强势,其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股引领纳斯达克指数进一步上涨,反观国内市场,由于消费力下降,房地产行业信心不足拖累国内投资,整体消费行业需求较为疲软,出口受到地缘政治影响而增速放缓,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下滑。面对这样的宏观环境,资本市场表现呈现严重的结构性分化,有主题概念的板块才易被资金关注,大部分与宏观相关性较强的板块沦为被资金抛弃的对象。
港股市场做多在何时?
跌跌不休的港股QDII基金,何时才能逆转困境呢?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根据媒体报道,促进香港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于9月6日下午首次召开会议,对促进香港股市流动性作全面检讨。据悉,该专责小组可能会考虑放宽上市门槛等建议,因目前港交所相较全球其他地区,对上市申请人的盈利要求最为严苛。该专责小组还将讨论市场成交量、吸引IPO赴港上市,以及削减股票交易印花税等问题。
中庚基金丘栋荣在半年报中表示,从估值来看,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10%分位左右,港股性价比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具有战略性配置价值。随着经济温和修复,企业盈利有望触底回升,而美债利率水平已至高位,加息压力缓释,对港股市场保持积极,应持续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改善和盈利能力提升。如港股互联网股兼顾确定性和成长性,供给格局带来确定性。消费继续复苏和用户习惯不可逆,平台的渠道价值有稀缺性,竞争相对可控,互联网产业链平台议价能力凸显,叠加降本增效,大幅度提升利润水平和盈利质量。同时,港股互联网股票的价值链纵深扩张引领成长性。政策温和,创始人回归有望增强组织创新的信心和活力,AI等新技术手段带来新机遇和调整,进一步夯实核心业务和探索高价值场景。此外,港股互联网板块呈现出系统性的低估值特征,回购也进一步增强股东回报,市场可能过度低估了港股相关股票的韧性以及高估了非理性竞争带来的利润不确定性。
在港股下跌中自购基金份额的基金经理罗佳明也强调,在港股的估值端,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明年可能会重回降息的货币宽松环境,有利于港股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和估值提升,目前依然坚持以低估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并持有的策略,同时也密切关注宏 观环境对持仓标的的生意模式影响,并希望能及时做出调整。在宏观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将更重视公司获取自由现金流的能力,继续关注科技行业中可以提升人类社会效率的公司,主要为科技行业如互联网、电子,以及生物医药行业,尤其在国内经济经历结构性转型的时候,海外的发展空间或许是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因此在港股市场也将重点关注可持续出海创收的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