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指数不同,表示打球的水平也不同。
差点(handicap)这个词,最早是起源于赛马比赛——在赛马比赛开始之前,职业骑师把赌注比率放在帽子里递上去(hand-in-cap)。
之后不久,高尔夫比赛中的让杆数就叫做分配赌注的比率(assigning the odds),而负责分配赌注比率的那些人,后来也就逐渐演变为了现代的差点委员会角色。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英国的高尔夫俱乐部便采用了差点 (Handicap)这个词,有赌注比率的比赛就叫做差点赛;每个参赛球员得到的让杆数或应该给出的让杆数,都由全体球员参加的会议来决定,所有球员都有机会提出反对意见,最终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
最早的差点计算方法,是1881年之后在英国流行的:用一年中最好三次成绩的平均数,减去球场的难度值。
1911年,USGA差点系统诞生,在英国方法的基础上一步步改进、完善,直到形成日趋完整、规范、在全世界范围广为运用的差点系统。
从2020年1月1日起,全球统一实施包含《差点规则》和《球场评定体系》两大内容的差点系统,统称世界差点系统(World Handicap System,简称WHS)。
高尔夫爱好者的打球水平千差万别,差点指数则是用来科学衡量爱好者打球水平的数字化依据;记录和证明个人差点指数的差点卡,也因此而被形象地称为高尔夫爱好者的身份证。
凡拥有差点指数的爱好者,在任何经过了难度评定的球场的任何一组梯台打球时,都可以由系统自动计算出他在这组梯台的差点——也就是他在这组梯台应该具备的打球能力:
梯台差点=差点指数×梯台坡度值÷113
这个梯台差点,也即是不同差点水平爱好者之间进行科学让杆的依据。
譬如,假设张三在阳江涛景CD场蓝梯的差点是16,李四是19,则张三应该让李四3杆。
有了差点指数这个利器,便能实现不同水平爱好者之间的公平竞技。
一个是单差点、一个是高差点,一起PK?没问题,让杆就是;如何让?亮差点。
有人调侃:好比如果手机中没有微信、QQ之类的社交软件很难被视为“现代人”一样,打了N年球,如果还没有自己的官方差点指数,可能都不大好意思说自己是打高尔夫的。